江汉风报道:9月25日,荆州区、荆州高新区开展2023年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拉练,两区领导万玲玲、张远重、王勇、李维、秦道新、胡庆海,两区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城南街道、太湖港街道、菱角湖管理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参加拉练。
拉练组一行先后到郢城镇五台村五台小区、城南街道花园村、八岭山镇新场村、川店镇张新场村、马山镇梅花湾村、菱角湖管理区清河社区、太湖港街道梅槐社区、李埠镇新垸回族村进行观摩交流活动。此次活动采取“线上评比+线下观摩”模式进行,选择部分镇办村居采用“看现场、听介绍、学经验、评效果、议成效”相结合方式进行观摩拉练,由其他镇办主要负责人在现场进行点评。在所有观摩点参观结束后,针对垃圾清运、杂物摆放、房屋规整、广告治理、车辆停靠、沟渠整治、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厕所革命、乡风文明十个方面进行评分。
拉练结束后,召开拉练活动总结会议。会上,马山镇、李埠镇、弥市镇负责人就“共享农庄”建设、共享菜地和休闲垂钓示范基地建设、村庄清洁行动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荆州区委书记、荆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万玲玲指出——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面子”和“里子”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机制更优。同时还存在考核有退步,进展不平衡,标准不够高等问题。
就落实两区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万玲玲要求——
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切实增强做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认真找差距、全力补短板,让两区的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名片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
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效并进。要着力推进环境整治,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拆违治乱成果,推动农村水体整治,加强生活垃圾处置;要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建设示范片带,提升基础设施;要着力推进乡村发展,做好农旅结合文章,筑牢村级战斗堡垒,发挥群众主体力量。
要凝聚合力,知责担责,确保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地。要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区级抓主导、部门抓协调、镇级抓统筹、村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向上争取支持力度及相关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严格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要强化考核督办,建立监督制度,严格考评标准,强化考核力度,会同督查室、纪委监委对工作推进情况加强跟踪督办、跟踪问效,推动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逐一落实。
荆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荆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远重要求——
要坚持高标准。要围绕“抓好乡村振兴,提升人居环境”这一目标,学习先进地区好做法和新经验,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激发内生动力,助推项目建设打造再谋新突破。
要确立长远规划。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提升层次,建立长效机制,摸清各乡镇账目、底数和时间节点,立足各地资源优势,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要抓好重大项目。要树立目标,抓紧抓实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将工作进度纳入每月总务会办事项进行监督调度;要抓好乡村建设与招商引资双促进,将市场主体项目落地成效加入考核指标。
要坚持监管并重。要加强示范引领,切实抓好城乡规范管理和产业项目管理,注重治理与长效并重;要抓好日常管护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实现人居环境与产业项目双提升。
要加强产业引领。要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部门乡镇协调沟通力度,深思细谋,做到部门精准指导送服务、乡镇加大研究强落实,以产业发展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要亲自部署抓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把整治提升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坚持以上率下,推进工作落实,不断提高两区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质量。
(通讯员:邓慕秋/编辑:王思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