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乘船考察荆江,对长江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定向领航。
五年来,637万荆州人民凝聚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共识,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打响一场轰轰烈烈的长江保卫战,由“险在荆江”嬗变为“美在荆江”。
五年间,荆州经开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4月27日,《湖北日报》荆州观察专版《万里长江 美在荆江》中刊载《“关改搬转”化工企业蝶变“绿色工厂”》文章,重点推介荆州经开区的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绿色发展成就,现将此文转载,以飨读者。
4月24日,荆州绿色循环产业园内,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一栋栋厂房整齐排列,自控室内40位操作员紧盯着电脑屏幕上数值变化。
能特科技是在荆州本地成长起来的医药化工龙头企业,2018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搬迁改造的化工企业。公司以此为契机统一规划设计,投资12亿元完成整体搬迁,形成了年产1140吨关键医药中间体、高端化工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通过招大引强、技术创新,能特科技与帝斯曼、天津药研院等“联姻”,携手打造益曼特、天科制药,与博尔德和中泰化工重组新建能泰科技,从“一”变“四”。天科制药为能特科技提供原料药,能泰科技还可为三家企业提供热能,企业间实现良性循环。2022年,能特科技及关联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近40亿元。
化工,是荆州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过去江边、河渠、湖岸……沿线大小化工企业数不胜数。”荆州市经信局原材料工业科科长连传飞感叹说。
破解“化工围江”,荆州“壮士断腕”。
早在2016年6月,位于石首的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收到2700多万元的全省“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全面停产整改。2018年,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打响,该公司被列入省经信厅沿江改造企业名单,再次停产整改。
楚源是当年荆州市第一大工业企业、第二大纳税大户。公司停产9个多月,荆州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一度被拉低两个百分点,石首市税源也受到很大影响。
痛定思痛,楚源累计投入2亿多元对生产装置、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整治,实现涅槃重生。环保部门在楚源长江排污口上下游、厂区四周安装上水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
“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楚源集团董事长杨鹏指着墙上的标语说,近年来,公司守牢环保底线,不断革新技术工艺,进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绿色环保的新型现代化工企业。
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指引下,一批企业实现了搬新、搬高、搬绿、搬强。
“搬出了一片新天地!”位于荆州经开区的湖北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仓库前一片繁忙,副总经理郑胜清指着即将装车的四氨基联苯说,“这是运往美国的高端定制产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汇达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农药原药、农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老厂区距离长江不到一公里。2018年,公司投资4.7亿元,将工厂整体搬迁到绿色循环产业园,现已成长为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汇达科技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今年还将新建2个车间,冲刺5亿元。
(编辑:张轩 一审:唐杰 二审:邱智军 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