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大爱无言,奉献无声”是对每一位人体器官捐献者最好的诠释。为缅怀纪念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3月28日上午,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荆州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将在荆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馆举行以“生命.遇见”为主题的全省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该活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72岁的张强忠姨爹和老伴刘红菊是荆州城南高新园新民社区居民,两名老人祖籍公安,30多年前来到荆州。年轻的时候,刘姨妈在南门大街开了一个裁缝店,为人和善,加上那个时候缝补以及做衣服的比较多,当时生意比较红火,最多的时候店内还带了10多个学徒,张姨爹则打一份零工、闲余时间在裁缝店帮忙,可是200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他们的生活跌入谷底。
张强忠的老伴 刘红菊:我们隔壁有个商铺,他的电线被掐断了,就牵的我的电线,就失火了。屋里的东西被烧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有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社会上的好心人和居委会都纷纷伸出援手。有的送缝纫机,有的专门来光顾他们的生意,居委会还帮他们办了临时低保,帮他们渡过了这个难关。本来想安度晚年,可就在前几年,由于多年来的劳累,张姨爹患上了心脏病和脑梗,老伴也患上较为严重的风湿病,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在新民社区的帮助下,前几年为他们申请了廉租房,办理了低保。张姨爹生病住院,国家医疗政策为他解决了大部分的医疗费。在住院期间,张姨爹冒出了一个想法。
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南高新园新民社区小区居民 张强忠:在《江汉风》上看见报道,我就产生了想法,人老了死了就没了,烧了就是一堆灰,一点贡献都没有 ,捐遗体还可以为国家做点小贡献。
在新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工的多方联系下,目前,两老在荆州红十字会填写了《荆州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类似这样想捐献遗体的还有不少。
荆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 常务副会长 彭康: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志愿登记16520人,完成眼角膜捐献104例,遗体捐献92例,器官捐献201例,捐献器官597个,挽救了805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器官捐献是指公民逝世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用于救治因器官功能衰竭而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我国每年约有30万因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更多的患者只能在焦急和苦苦的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3月28日上午,湖北省红十字会、荆州市相关领导,全省各地市州红十字会及荆州市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代表等相关单位300余人将齐聚荆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馆,一同向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馆敬献花篮、献花,开展缅怀纪念仪式,全面推进湖北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 常务副会长 彭康:开展这个活动就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向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致敬,宣传普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中来。
因工作需要,荆州市红十字会于3月21日搬迁至荆州市沙市区关沮镇青藜路128号(荆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东北侧)。联系电话:0716-8466465,有想捐献遗体的爱心人士可拨打电话联系。
(记者:彭军 编辑:王晗 一审:唐杰 二审:张先凯 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