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初显 江豚数量止跌回升

2022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二年。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达1249头,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止跌回升。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8日举行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在发布会上介绍,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禁渔实施以来,各项保护措施协同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其中,长江江豚数量有所回升。根据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4.3%。

“江豚科考是2006年第一次开始,当时普查数量1800头,第二次是2012年,数量是1045头,第三次是2017年,数量是1012头,这次比2017年增长了20%,这个曲线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止跌回升。”马毅说。

鱼类种类和资源量也逐步提升。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重点水域捕捞量经过坚持也有大幅度提升,在种类上增加了,在数量上也增加了。

同时,区域代表物种资源恢复也比较好。比较上游的特有鱼类,中游的四大家鱼,下游的刀鱼,学名叫“刀鲚”,这些数量都有明显的增长。

部分物种分布区域也明显扩大。长江刀鱼能够溯河洄游到历史上最远的水域洞庭湖,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出现频率也增加了,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马毅表示,总的来看,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体偏低、珍稀物种濒危状况严峻、外来物种种类较多、水系连通性和水生生物生境状况较差等方面现状尚未根本性改善,仍需要坚定不移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统筹开展系统性保护。(记者 汪子旭 北京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