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十帮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1年11月份起,荆州在全市范围开展“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治理。一年来,荆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顽疾、强作风、优环境,“双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湖北中油科昊是一家专门生产石油特种设备的企业。临近年底,荆州交管局的民警上门对企业车辆进行查验,这让企业省心不少。
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晋敦:“通过车管所给我们好的这种服务,让我们的工作环境非常好,对于企业来说是做了一件有利的事,我们感谢他们。”
此前,湖北中油科昊所属的102辆特种专用车在宁夏、西安、内蒙等地生产作业,全部返回荆州办理车辆查验业务十分不便。对此,荆州交管局的民警远赴西北,开展省内首次异地查验,为企业节约近300万元的费用。
荆州交管局机动车认证与安全检验科副科长 张胜:“外省的查验对于车管部门来说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外省的查验,要主动协调省交管局,协调公安部,省与省之间也要相互协调,最终达成一致,同意我们上门为企业服务进行查验。”
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晋敦:“每年基本要按单台车算的话,来回的费用应该有10000块钱。一年的话,差不多就是百万左右节约。”
针对大型企业、二手车市场、部分4S店,车管部门开通“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开启应急窗口和“绿色通道”,优化服务,解企业之所需。同时,荆州交管局还推出“午间窗口”和“延时服务”,节假日不打烊。
荆州交管局牌证中心副主任 蔡文蓉:“比如说企业有批量的车辆,需要上户需要注册,办理业务的可以提前跟我们预约,我们可以在星期六、星期天开专场加班办理。”
助企纾困,荆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问十帮”活动,让企业反映诉求不愁渠道、解决问题不愁时限、遇到困难不愁支持,着力打造一份富有“荆州特色”的服务清单。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主任 蒋杰峰:“我们企业周边的道路、人员分流问题,包括我们道路上面的照明问题,包括树木的整修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湖北恒隆企业集团行政管理部总经理 黄汉知:“目前大多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即便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负责同志也是跟我们企业解释,并且在努力地协调之中,这种工作态度和作风让我们企业很受感动。”
荆州市“双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倪晟:“以‘十问十帮’温暖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共收集企业融资、生产、销售、物流等问题2345件,化解2212件,化解率94.33%。”
十优十差: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干部是发展环境优不优的重要内容和决定因素。在“双优化”工作中,荆州较真碰硬,创新性开展“十优十差科室”评议、实行重点工作“红黄牌”警告管理,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在荆州市民之家建设项目审批窗口,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王操正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一周之内,就相继拿到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王操对此十分满意。
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工程建设指挥部规划部主任 王操:“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法规的前提下,极大的缩短了我们的时间,保证了我们中央预算投资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开工,也为我们学校后期改善教学条件提供坚实的保障。”
然而此前,负责审批荆州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在年初的“十优十差”科室评议中,被评为“十差科室”。科室负责人被免职调离,工作人员士气萎靡。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 朱英豪:“都不知道我们的后一步工作怎么走,就是这个打击确实是非常惨重的。取得一个非常不好的一个成绩,导致对自己的个人能力都产生了疑问,就是觉得自己这个事是不是做不好。”
知耻而后勇,转变工作作风是关键。今年以来,行政审批科全体人员围绕项目审批减时间、省环节、降成本,让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更加高效。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科长 刘洪祥:“带领全科室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真查找问题的根源,逐项对照检查,逐项分解细化,逐项制定方案。”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 朱英豪:“一般政府投资项目由原来的80天压缩到了27天,一般的社会投资项目就由60天压缩到了34天。而一般的工业项目就由有30天,我们压缩到了17天,其中低风险的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和小型工业项目,我们也是压缩到了12天以内。对于实行‘五证同发’的项目,我们是将时限可以压缩到5天以内来办结。”
与此同时,住建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化“多审合一”,推广“五证同发”一日办结;开展“联合验收”,推行“一窗受理,联合审验,统一出件”的验收模式;对建设项目推行“差异监管”等。其中,多项考评指标均稳居全省第一前列。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行政审批科科长 刘洪祥:“优化公用服务,推动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和外线接入并联审批,优化施工许可,实现无纸化申报,电子化取证,优化管成本管理,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推动落实‘办理建筑许可’零成本。”
“以业绩找十优、以问题找十差”,荆州将所有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和窗口都纳入评议范围,并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红黄牌”警告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荆州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试行)》和《“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执纪问责工作方案》,全市共查处干部问题1018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00人,给予组织处理974人。
荆州市“双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倪晟:“将‘十优十差科室’和‘红黄牌’公之于众,也并非有意让哪个单位或者个人‘难看’,而是通过评议和警告改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了‘只评优不选差’的传统,进一步打破思想坚冰,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群众评议:让“不满意”变“满意”
在积极推进“双优化”工作中,荆州市深入开展群众监督评议,确保老百姓的每个“不满意”评价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见到陈芬,三义街173号的居民们高兴地与她拉起了家常。正是在陈芬的帮助下,这里的14户居民拿到了房屋的不动产证。原来,多年前,这14户居民所在房屋土地实施企业改制,被某公司摘牌。2013年,这家公司故意隐瞒交易真实情况,向资规部门申请办理了整宗地土地证,导致14户居民房屋土地处于抵押状态,多年不能办理不动产证。
荆州市荆州区三义街173号居民 徐书武:“影响大。如果是拆迁,你没得(不动产证)我们就悬在空中再买卖,比如说这个东西要就要进行交易也不能交易。”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科科长 王建平:“因为他的土地是在一个教育局印刷厂大土地证范围之内,它要进行进行分割。当时进行分割的时候就发现这块整宗土地已经被抵押,因为涉及到担保公司,涉及到银行,存在一些障碍,所以这个事情就暂时搁置了。”
今年3月,“双优办”了解有关情况后,立即进行督办。资规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化解工作专班,梳理办事流程,了解办证诉求。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科科长 王建平:“将涉及到的荆州区政府、荆州区教育局、担保公司、银行相关部门都组织进来开会,专题研究进行了协调,采取通过将荆州区教育印刷厂里面涉及到的14户居民所在的土地进行了分割,进行分割之后,就完成了土地权属的变更。”
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荆州办事处副主任 陈芬:“在5月20号当天,我们是设置了专窗、专人、专办、专窗办,而且中午也是不休息,加班给他们做完了。”
从接到居民诉求,到解决问题,居民拿到不动产证,仅仅不到2个月时间,这样的速度让老百姓十分满意。
荆州市荆州区三义街173号居民 王忠华:“我们政府办事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作为市委在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的时候,那个态度是坚决的,做出的指示是及时的。”
较真碰硬,深入开展群众监督评议,荆州在全市所有窗口服务部门张贴群众监督评议二维码,群众办事扫码即评,目前已收到群众评议31856条,其中,不满意件504条。
荆州市“双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倪晟:“所有不满意见,及时转办到相关地方和部门,五天内反馈处理结果,确保每个不满意评价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温少海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王猛
记者:湖北广电荆州融媒体记者站 何进 肖颖 荆州台 胡虎威
新媒体编审:彭云鹤
新媒体编辑: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