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境污染问题,表面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入河排污口连接着污染源和水体,是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关口。自2021年起,经开区按照“查”明白、“测”清楚、“溯”精准、“治”干净的原则,全面铺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雨污分流,革生活污水的“命”
经开区工业园区内很多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水体的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经开区于2021年11月启动“经开区排水系统排查、探测检测项目”,于2022年7月底完成全区范围内共计561.13KM的市政雨污水管道的普查工作,形成了49个排口“一口一策”调查报告和经开区管网一张图。
根据管网普查成果,结合实际情况,经开区住建局与生态环境分局开展联合行动,对存在问题的99家企事业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进一步规范厂区雨污分流,对存在混接、错接管网进行整改修复。
改造优化,完善城市管网建设
“环保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必须整治!”2021年初,东方大道沿线12家重点涉水企业工业污水未与污水处理厂进行接管,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为此,经开区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要求住建部门在2021年4月完成沿线工业污水收集官网建设,企业必须在2021年5月底前完成接管,6月中旬完成工业污水收集处理。在强力推进下,上述12家企业按期完成接管工作。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共计完成生态污水管网配套288公里,雨水管网配套300公里,工业污水管网配套41.34公里。
“一口一策”,“治”好每个排污口
排污口看上去很小,但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等都有关联,是实现对各种污染物管理和整治的基础。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就抓住了水污染防治的“牛鼻子”,就能够倒逼污染物达标排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经开区自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利用资料溯源、人工排查、技术溯源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清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他排口共4种入河排污口底数,并通过实施排污口排查整治,有效控制入河排污量,防治水污染,促进水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全区共排查入河排污口129个,需要整治124个,已完成整改销号1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