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群众文化工作就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系着人民群众。周晶,是一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三十年来,她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辛勤耕耘,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日,荆州市选送的少儿群舞节目《击壤歌》登上“群星奖”决赛舞台,比赛现场,小演员们时而将观众们带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场景,时而呈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习俗,“萌翻了”现场观众。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晶正是这支舞蹈的编导。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晶:“我们就是来拿大奖的,我们的作品就是很好,我们也通过这个作品向社会传达出一个信号,都来关注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
30年来,周晶扎根本土、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江汉平原风情的文艺精品。《击壤歌》荣获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群星奖;《五虾闹鲇》获得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群星奖”;表演唱《连心桥》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广场舞《吹着喇叭逛荆州》获得省第五届群众广场舞展演一等奖……好作品频出,与周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路密不可分。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晶:“我在基层工作单位工作了30年,和群众在一起,我们一起编导舞蹈,为他们做一些公共文化的服务,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近年来,随着物资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随之提高。2018年起,周晶开始尝试把以前的专业技能培训向大众零门槛零费用开放,她带领同事们组建志愿队,免费开办公益性培训课,并广泛征求意见,开设群众喜爱的课程。很快,一年两季的公益性培训班成为了备受荆州市民追捧的“香饽饽”。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晶:“推出以后,25个培训班在10分钟以内就全部报名满额,所以我们就体会到了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有多么强烈。”
这些年,她组织文化活动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旅游景点、进社区,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文艺爱好者的需求;她遍访中省市非遗传承人,让大量非遗项目从“展品”变“产品”,推动荆州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为建设荆州城市文化中心,她积极争取资金策划方案。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这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柳波 沈秋/编辑:佘国俊/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