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将县城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眼下,荆州各地正创新举措,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三农”贡献。
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湖北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入合作,建立紧密型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
位于荆州区八岭山镇的铜岭村曾是一个负债200多万的小村庄,这两年,在湖北省党代表、90后书记马聂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一起探索出“农旅融合”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村委会+发起人+村民”的股份分配模式,成立了铜铃岗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曾经贫穷落后、负债累累的铜岭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铜岭村用不到4年的时间,获得了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旅游名村等多项荣誉。
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支部书记 马聂:我们今年开发了森林水世界项目以及劳动教育,现在已经有两千人体验铜铃岗的劳动教育。我们预估,整个铜铃岗今年一期二期,可以到达接待游客四十五万人左右,实现收入达到一千万元左右。
除了平台、资源向“三农”倾斜,在产业规划上,省党代会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以农业为基础和资源,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铜岭村离荆州主城区只有30分钟路程,所在的八岭山,又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双重优势下,推动这里农旅融合发展。眼下,村里还在谋划特色种植、蔬菜加工、小院民宿等多种样态。
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支部书记 马聂:省党代会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我们一定要擦亮农业这个底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吸引市民和游客到农村来,把流量做好,把平台做好,从而使农民增收。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荆州区蔬菜、畜禽、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城南、川店、弥市等地农业产业加工园不断完善,紫荆村已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铜岭等村农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农业传统产业链和美丽乡村新业态竞相发展,2021年荆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63元,促农增收作用明显。
荆州区农办主任 杨水垓:省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产业融合,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面向市场、以农为本、转化增值,持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做强做优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构建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让农民更加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
(记者:胡威虎 编辑:黄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