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楚韵荆州丨——楚国乐舞 凤舞神州

云上荆州报道:史书记载,楚国都城郢,兴旺发达,人口稠密。鼎盛时期的楚乐,正是以这一繁华大都市为磁场,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展现着它非凡的魅力。楚国乐舞既有中原的雅乐雅舞,也有郑卫的新兴俗乐,更有楚地特色的巫风乐舞。楚乐舞以其灵动婉转、开放自由的艺术形态体现了我国舞蹈艺术中浪漫、充满想象力的一面,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在中国古老的典籍《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段传说,上古时代,乐官伶伦奉轩辕黄帝之命始创音律,他历尽辛苦终于感动了神鸟凤凰,从凤凰雌雄和(音贺)鸣的声音里伶伦悟出了十二种音律,后世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中变幻而来。几千年来,崇拜凤凰的楚人,一直是资深的乐者。在漫长的上古到中古时代,楚乐又被称为“南音”,几乎长期占据着中国南方音乐排行榜的金曲位置。在楚人看来,音乐不仅是某种旋律,更是一门精妙的学问,包含了人生在世的所有的智慧。

楚国人尤其富有音乐细胞,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就是楚国乐师俞伯牙与山中樵夫钟子期巧遇,通过琴声相知的故事,流传至今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也是关于楚国音乐的故事。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杨名:在上古时期,楚地先民就已经创造了灿烂的乐舞文化,我们在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楚地原始的音乐文物,比如,陶响球、陶哨、陶埙等等。在古籍文献里也记载了不少楚乐舞传说,还有许多楚声歌谣,流传至今。这些都说明了,荆楚大地上乐舞文化的发展非常早,而且非常活跃。

楚辞汉赋里就有许多对楚乐舞的描写,从一些出土的楚乐舞图像,可以看出楚乐舞具有韧性十足而柔中带刚的特点。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杨名:楚乐舞非常注重典型性的造型,例如翘袖折腰的三道弯造型就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楚乐舞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楚乐舞的另一个特点是浪漫而且情感丰富,不仅仅表现在舞蹈上,从一些典型的楚地乐器的造型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虎座鸟架鼓,作为鼓架的两只凤鸟显得雄壮昂扬,而作为鼓座的老虎却显得矮小蜷缩,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楚人丰富浪漫的想象力。

楚乐舞的浪漫特征与楚地巫风兴盛有关。楚人“崇巫淫祀”喜好用乐舞来娱神,所以楚乐舞是巫祭活动的重要载体。巫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再加上楚人的个性浪漫,想象力丰富,所以楚乐舞的抒情性也就格外明显了。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杨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楚乐舞始终具有很高的地位,即使是像唐代这样的乐舞隆盛时期,在外来的胡舞的冲击下,楚乐舞仍然是唐人心目中 “高妙艺术”的代表,在许多的诗歌中被反复赞颂。

(记者:卢艳  贺田梓  编辑:徐泓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