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校园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如何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文明风尚的家园,是教育从业者们永恒的课题。
6月1月上午,沙北实验学校的操场上歌舞律动,欢声笑语。校园里和谐统一的景观布置、精心谋划的教学功能区和极富文化内涵的活动空间,给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沙北实验学校副校长 汤娟:利用校园内的各种空间和载体,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和文明行为宣传;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努力挖掘文化资源,开足开好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一班一特”特色班级文化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掌握一项特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作为湖北省省级文明校园,沙市区实验小学在环境建设上也精准发力,以电子书吧、书法临摹室、足球墙等空间为载体,为孩子们提供自我管理、自由成长的生态环境。同时以“三阶六维”、生态课程入手,加强师生建设。
沙市区实验小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鲁霞:我们以生态课程入手,构建了德行体验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体育锻炼类课程、生活成长类课程,共五大类六十几门小课程//特别是抓住“两会三节四礼N个嘉年华"活动//在活动中立德铸魂,为学生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而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落实落地、创建高效课堂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连续多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的荆州实验小学,在通过青蓝工程、劳动竞赛、落实三大教研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深化上善教育理念,培育“尚善、求真,传承文明的阳光智慧少年”。
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徐江梅:一是以水润流心人人出彩为目标,通过五彩小水滴评价、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强化文明习惯养成;通过研学旅行,参观博物馆、社区新时代文明讲习所等强化红色基因传承;通过三季四节活动丰富学生活动,落实双减,打造十大精品课程//丰富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
在课堂学习之外,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2018年,在市委文明办和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荆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向全市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荆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人 王娟:目前辅导中心已正常运行4年,平均每年接待来电来访500余人,协助教育局在全市建成11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每年举行多场线上线下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致力于未成年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促进。
今年3月以来 ,市教育局重点督促整改校园周边环境问题22个。发放《荆州中心城区家长绿色出行引领文明风尚倡议书》10000余份,完善设立“警校家护学岗”1367个,新增更换防护器材1000余套,视频监控187套,劝离流动摊贩1280余次,规范出店经营行为1080余次,责令下架危险玩具、三无食品6个批次,收缴非法出版物3.5万册,学校周边治安、交通、占道经营等得到有效治理。
荆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王克军: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质量、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切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供学位供给,提升市民对教育的获得感;通过“双优化”整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增强市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承担着教化育人的重任。近年来,荆州市教育局聚焦学生上放学秩序管理和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两个难点,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文明素养。
荆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 王克军:谋篇布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大员上阵、专班推进、家校联动、全员参与的创文大格局、大体系//塑造教育创文品牌,发布地方教材 《湖北文化 荆州篇》丛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培育学生深厚的文化自信。
目前,荆州市中心城区已经全部完成校门交警护学岗、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等“六要有”和进门中小学学生守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十必看”硬件建设,全市创建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25所,市级文明校园47所,全力构筑文明教育新生态。
(记者:田心怡 贺田梓 编辑:匡月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