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透射电子显微捕获的猴痘病毒颗粒。图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猴痘究竟是什么?目前是否有治疗方法或疫苗?它是否会成为另一场大流行病?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在19日的报道中,给出了这些与猴痘有关问题的答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通常在中非和西非的猴子中传播,但偶尔会传播到人身上。1958年,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了猴痘病毒,1970年在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例。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表示,感染猴痘的最初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乏力。患者有时也会出现皮疹,通常先发生在面部,然后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


世界卫生组织称,猴痘可通过接触别人呼出的大液滴、接触受感染的皮肤病变、受污染的物质传播。有些人可能会将此理解为猴痘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但世界卫生组织没有使用此术语。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人际传播被认为主要通过大的呼吸道飞沫进行,而这些飞沫的传播一般不超过几英尺,因此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
UKHSA表示,猴痘病毒通常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英国人面临的感染风险“仍然很低”。
猴痘也可通过人体间的密切接触或通过接触感染者使用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传播。UKHSA表示,它不被视为性传播感染,但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