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防汛是荆州天大的事,在进入汛期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加快水利工程、涵闸泵站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全力备战可能出现的大洪水,坚决守住安全度汛底线。

荆江大堤在江陵县境内长达66公里,在马家寨乡段,一辆满载岩石的大型船只停靠在长江岸边,挖掘机将岩石抛入江中,镇住岸脚,以起到护坡、护堤的目的。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防洪科科长方文夏介绍:“因为三峡工程建设以后,水变清了,对泥沙有一定的冲刷,经过每年的测量,都要冲击一米左右,所以我们要通过抛石一米左右,起到了保护加固的作用,水流带不走泥沙就可以起到保护荆江大堤的作用。”

水下抛石镇脚是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河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前期,江陵县分两个标段,在堤岸坡面铺设雷诺护垫,用鹅卵石加铁丝网的方式加固岸坡,水下部分,则用铰链砼板沉排,将一块块水泥预制件通过铁环相连后沉入水底。目前,江陵县后三峡工程两个标段已经基本竣工。
在荆州区弥市镇里甲口二站,工作人员则正在对泵站进行检测调试。里甲口二站位于弥市镇里甲口村,虎渡河右岸,是弥市排区的外排泵站,承担着公安、松滋、弥市排区216.6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
原先的里甲口一站建于1974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排涝能力。经过升级新修后的里甲口二站,总容量则达到了6030千瓦,是荆州区最大的排涝泵站,总承排能力达到每秒54个流量,能够保证防洪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到农作物耐受淹度的程度。

与此同时,为做好抗旱工作,荆江大堤观音寺闸的闸门已经开启,源源不断的长江水正在涌向下游农田,为江陵县、沙市区及监利市汪桥镇等地进行农业灌溉。年引水量可达2亿立方米。“前期我们对观音寺闸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确保荆江大堤含闸的正常运行。现在这个涵闸已经开始饮水灌溉了。今天的长江水位是35.1,灌溉流量是4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是95万亩良田。”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观音寺段副段长查于清介绍。

为确保安全度汛,荆州市提早研究部署、落实防汛责任、加强风险防控。眼下正值汛期,全市已修订各类防汛预案376个,储备防汛砂石料75万方,各种袋类627万条,桩木1.7万立方米,纺织布69万平米,落实一二三线抢险劳力22万人,为安全度汛做足充分准备。
(记者:杨尹 陈孝伍 编辑:徐泓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