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在每个川流不息的高速路口,总有这样一群“守门员”,他们为了更多人的便捷出行、平安归家,他们舍弃小家,默默坚守在抗疫保畅第一线。

在沪渝高速沙市收费站路口,防疫专班工作人员黄祥政正在沟通协调着现场车辆,自1月7号沪渝高速沙市收费站设置疫情防控卡点起,他就开始了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的生活,政策传达、部门协调、物资配送…每个环节都有他的身影,即使已经进入梦乡,一个电话打来,也要立即上阵。

与黄祥政一样,一直值守在卡点的还有承担核酸检测任务的医护人员。在与高速卡点相隔两百米的核酸检测点内,医护人员保持着24小时的轮班工作。

锣场镇高速卡口上下的多为外地来荆的货车司机,落地核酸检测采用单人单采形式。专班工作人员介绍,人流量最大的一次,医护人员在24小时内采集了近700多名出站司机的核酸。

临近正午,烈日高悬,在高速卡口测温验码的工作人员迎来了一天中最辛苦的时刻,56岁的王礼忠是冲在疫情一线的“老面孔”了。2020年初疫情期间,他就在村里的卡口值守,骑着小车为村民配送物资。这次在高速卡点,每班六个小时的时间里,他能坐下来休息的次数寥寥无几,长时间戴着橡胶手套的手也被汗水浸得脱皮。

沪渝高速沙市收费站卡口目前有10名左右的防疫工作人员,负责来往车辆的查验、登记、引导和司乘人员的核酸检测,坚决落实来鄂、返鄂车辆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要求,做到疫情防控、通行保畅、交通安全三不误。
(记者:田心怡 贺田梓 编辑:吕靖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