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生态保护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荆州市荆州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生态发展理念,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让美丽荆州呈现多元之美。
暮冬时节,荆州区八岭山镇仙女庙采石场依然碧波荡漾,常绿乔木苍翠挺拔,碎石步道曲径通幽。而在2021年前,这里处处基岩裸露、满目苍黄,就像大地上的一块疮疤。
荆州区八岭山镇规划管理办公室办事员祝玮:这个矿坑原来修复前,基岩裸露,水质浑浊,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有可能山体滑坡。通过上级资规部门下达专项整治资金,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土地平整,还有植被绿化,再一个水环境的治理。
2021年,经过半年修复,“黄土坑中染绿苗,仙女换上新衣裳”。仙女庙采石场的矿坑变废为宝建成景观湖,湖畔三百多颗香樟树整齐划一,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从八岭山镇一路驱车向南,就到了虎渡河畔的荆州区弥市镇高兴砖瓦厂。早年砖瓦厂烧砖取土,对周边生态破坏较大。2021年初,该地块纳入生态修复计划。主要针对废弃露天矿山遗留的未利用土地开展生态修复,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优化。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荆州区分局生态修复股股长谢松清:修复是按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方式对环境进行了整治,也增加了部分的耕地和林地,把以前的那些未利用地都进行了比较好的利用,这个地方整个的面积是5.23公顷,对当地的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发挥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近年来,荆州区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生态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除对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外,还通过乡村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生态效益。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荆州区分局生态修复股股长谢松清:在乡村绿化方面,我们也是按照现在的政策要求,对村庄的房前屋后路边渠边等四旁植树进行了大力的督导,涌现了像弥市镇双马村、川店镇宗北村等一批森林乡村的典范,对乡村振兴、对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荆州。记者来到荆州区弥市镇双马村,只见人行步道四通八达、道路绿廊树木成行,一批布局协调、特色鲜明的美丽庭院映入眼帘。而在过去,双马村却是另一副模样。
荆州区弥市镇双马村村民蔡国权:我们这个地方原来路上也是像是乱糟糟的,跟那个烂泥港一样,通过这个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确确实实使人们老百姓的心情格外的舒畅,住在这里的人门一开,就像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荆州区弥市镇双马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马超:争取乡村振兴的资金,对村庄废弃的堰塘进行了一些疏挖,把它改造成了游园,堰塘周围进行了植树绿化,对村里的主要道路两边进行了一些植树绿化,提升了整体村庄环境的美感。
此外,荆州区把建设“绿水青山”与切实保护耕地有机结合,在不占用耕地进行造林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可造林地潜力,对农户房前屋后的庭院空地、新建沟渠路边等零星用地进行造林绿化,做到应绿尽绿。截止目前,荆州区已经全面完成2021年度7000亩植树造林任务,造林面积7165亩,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美丽荆州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记者:卢艳 陈孝伍 实习生:肖曼 编辑:徐泓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