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伴随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政策的调整,荆州市中心城区面临着学位总量供给紧张、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出现“中心城区学校挤、乡镇学校空”现象。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荆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克难奋进、迎难而上,通过理顺体制加大投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新建、迁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总量不足的问题。
时近中午12点,正值张居正小学放学,66岁的罗姨爹接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罗沛然回家吃中饭。罗姨爹的家,就在沙市区太岳路上的荆沙人信城。
市民罗青山:早上8:10分到校,上午11:40来学校接,下午1:40分送他2点上课,隔得近,5分钟就到了,蛮方便。
为了孩子的教育,罗姨爹一家原来打算让孙子在城里上小学,幼儿园也是在城里上的。后来,随着张居正小学的改扩建项目实施,学校内外和周边环境不断改善,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升级,沙市区二中与张居正小学也只有一路之隔,让罗姨爹一家选择了让孙子就近入学。
市民罗青山:原来是在这里买的学区房,感觉这边条件差些,我们准备在城里读书,现在这一搞合并,蛮好,就搬过来了,现在这边也搞得不错了,都还搞得可以了,我这又近,上学不要5分钟连下楼,还蛮好,以后上中学也近。
近年来,荆州市按照“新建”“迁建”“改扩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一批又新又好的中小学校,出现在荆州中心城区。2021年9月1日,荆州市实验中学新建的灵均校区、迁建的城中主校区以及荆州实验小学荆北校区等一批学校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秋季开学的第一批学生。
荆州市实验中学灵均校区七年级新生覃杨贝贝:新学校的环境特别优美、特别安静,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一定好好学习。
荆州市实验中学灵均校区七年级新生邓紫涵:新学校有好的图书馆、这么大的食堂、宽阔的操场,教室的设置也很齐全,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高中。
荆州市实验中学灵均校区负责人吴兆军:我们学校还有20多间功能性教室,其中包括音乐、 书法、美术、舞蹈室,心理健康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等,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准备了35000册纸质图书和海量电子图书,总投资1.77亿元。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荆州市实验中学主校区迁建到荆州中学老校区。为了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对校园进行了装饰装修。目前,荆州市实验中学已形成城中主校区、灵均校区以及原校区小学部“一校三区”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共有8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4600多人。
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庆华:2021年,我们推动了13所中小学校的建设,2021年7月份,新建学位7500个,其中小学阶段新增学位是5700个,初中阶段新增学位是1800个,这13所学校是2021年启动的,21年9月份有7所已经顺利投入使用,另外6所进一步推进,包括东方红中学迁建、实验小学南校区、还有南门小学、还有红门路小学、银湖路小学等等,另外几所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据了解,随着荆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受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生育政策调整影响,对中心城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教育资源重新进行整合配置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十三五”期间,荆州市完成了荆州中学、沙市中学、荆州体校、沙市实小、荆州小学城北校区迁建工程和荆州高新区实验学校、开发区实验中学、楚都中学、沙北实验学校、纪南文旅区实验学校、白龙幼儿园、拍马幼儿园等新建工程,增加学位10500个,带动中心城区中小学合理布局,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圆满完成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4所市直义务教育学校移交荆州区、沙市区、开发区管理,实现了义务教育办学体制一体化。
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庆华:最后一所就是沙市实验小学,于2021年的6月完成了移交,就理顺了义务教育学段学校的管理体制。
在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同时,荆州市还统筹全市资源,推进了中心城区12所公办幼儿园的建设,2021年已经有6所在9月份正式开园,提供学位1500个。
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庆华:未来几年,锚定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配合古城疏散和荆州市科教走廊和大学城的建设,统筹推进4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这将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学位紧张的突出问题。
陈庆华介绍,下一步,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让适龄儿童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推进“多样特色发展”,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倡导每一所高中“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特色”,走特色化的道路;同时对标对表,落实好中央关于“双减”的各项决策部署。
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庆华:“双减”要求的是第一年要把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明显减轻,三年要成效显著。我们这个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减率,已经接近90%,下一步我们将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减少家长的焦虑感方面,进一步把相关政策落实好,特别是这个校内怎么提质增效,落实五项管理、落实考核制度相关管理规定,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都全面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 :唐杰 范振宇 编辑:徐泓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