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内容。生老病死,人一辈子避免不了和医院打交道。近年来,荆州市通过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建设,不仅大型三甲医院越建越好,一大批基层医疗机构更是提档升级,得到长足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医生正在查房。今年71岁的陈昌金患有肺气肿,一年中总要住几次院,不过这次住院的,是与他同龄的老伴。
沙市区岑河镇居民陈昌金:我们老伴之前没有住过院,她今年来,医生说是心梗病,我们原来住院的时候,那边环境不好,现在这边环境好些。
老陈说,以前自己发病时,考虑到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他们一般都是舍近就远,选择到荆州中心城区医院看病住院,这两年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大为改善,此前的担忧没有了。
沙市区岑河镇居民陈昌金:那时候动不动就去沙市,现在不用去了,现在条件都好,又隔得近,又方便,环境好、医生态度也可以、护士都可以,就不用了去沙市,也能少花些费用。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得益于各级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尤其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来,通过公共卫生补短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保障能力今非昔比。
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院长孙帮杰:疫情以后,我们向政府申请争取,通过抗疫特别国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设备。一是投入建设了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修建了一栋五层楼,一层可以用于农村的15项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同时也加强了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接种门诊的改建,将成人接种门诊、包括以后的承认的疾病预防、包括新冠疫苗的注射,全部都在我们这次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当中完美地体现出来。
孙帮杰介绍,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之前获批的床位是99张,新建综合楼的二三四层,能随时满足180张床位的需求,并纳入了平战结合的设计,平时可作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内科管理,一旦出现了大的疫情,或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就可迅速转成为隔离留观的病房,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突发性疫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应急能力;在大型设备投入方面,医院还拥有了大型的CT设备。
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院长孙帮杰:以前的老百姓有一点小的头部的疾病,或者胸痛、脑卒中这一块,都需要到市级医院去看,这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到市级医院去筛查、检查,投入这个设备之后,想有一些小型的、不是很严重的颅内的一些小问题,我们通过CT初筛,能留在基层的,通过医联体的建设,通过上级医生的指导,我们尽量留在基层治疗,这样也方便了老百姓就医的困难。
这几年,在荆州市,不仅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城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经费、设备投入方面也得到了政府很大支持。市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荆州市从抗疫国债项目中总体列支2000万元,中标采购金额1168万,采购智能健康服务包1798套;为108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配备健康服务车(单价90万),共计投入9720万元;疫情期间,省卫健委按填平补齐的原则,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免费添置生化分析仪、DR、彩超、肺功能仪等设备43台。
荆州区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万云:2021年来,政府对我们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很大的投入,一是人员方面的投入,解决了十来个人的编制问题,二是对设备进行了一些投入,今年增加了DR、增加了部分生化设备,提高了我们对广大社区居民的服务能力。
如果说危难急重之类的大病诊疗,大型三甲医院有着人才技术设备的天然优势,那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头疼脑热的常见病、老年病、慢性病诊疗方面,将发挥更好的作用。
荆州区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万云:我们社区卫生中心,主要是服务一些老年人的慢性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这样一些疾病的康复治疗和指导治疗,然后我们中心有一个特色科室“国医堂”,中医康复对腰椎的疾病、颈椎的疾病等等疼痛性疾病,有一个很好的治疗,社区居民还是比较认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院长孙帮杰:乡镇卫生院也要提升对老百姓的服务能力,包括对病区、对院内的环境,对工作的环境,加强了“6S”管理,同时对医生加强了专业技术能力的二次教育,送出去引进来,都有,比如我们接市级机构的专家、主任到基层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开设专家门诊,同时我们也将自己的医护人员、年轻医生送到荆州市级医疗机构进行规培,或者全科培训,这样来弥补我们在业务能力上的不足。
记者从荆州市卫健委获悉,荆州将进一步实施便利老年人就医“十大措施”,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老年健康教育、老年预防保健、老年疾病诊治、康复护理服务、长期照护服务、安宁疗护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等一些列措施,到2022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荆州市基层卫生加快发展,实施基础建设项目175个,完成投资54亿元,乡镇卫生院“四化”达标率71.55%,村卫生室“五化”达标率87.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甲A达标率22.73%。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42万张,每千常住人口人口床位数6.54张,比“十二五”期末均有显著增长。“互联网医院”逐步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运行;“荆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