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4月27日,经过14小时的连续浇筑,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南岸主塔下游侧第18节塔柱顺利浇筑完成,至此塔柱上下游侧高度均达101.5米,突破百米大关,正式进入超高空施工阶段。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主跨112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大桥全长约7.9千米。南岸主塔采用门型框架结构,高220.5米,相当于74层楼高,最大中心间距55米,支墩高28.7米,主塔混凝土设计方量30926立方米。主塔突破百米大关,也意味着整个工程进入了超高空施工。
中国铁建大桥局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周钊介绍:“顺利突破百米大关,标志着项目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节点,为下一步主塔封顶和钢梁架设奠定了基础。”
平原多风,加之江面开阔,阵风较频繁,这给主塔的超高空施工增加了难度。
中国铁建大桥局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周钊介绍:“江边的风力较大,尤其是主塔超过百米之后,塔顶的风力会进一步增大,对于我们整体爬模包括工人施工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在主塔上安装了测风仪,包括项目部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确保在施工时能实时监控塔上的风力情况。”
为确保主塔塔柱施工顺利,项目部科学谋划,精细管理,严格工序把控,细化工序三检程序,明确分工,强化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中国铁建大桥局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主塔主管工程师曲臣相介绍:“现阶段,4#主塔塔柱上游下游均施工至18节段,从工序上来看,混凝土凿毛及架立劲性骨架施工1天,钢筋安装施工3.5天,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施工2.5天,完成塔柱1个标准节段共计需要7天。”
塔柱施工采用智能爬模系统,爬升时可实时监测位移、温度、湿度、风速等各项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手机PC端实时监测数据。面对主塔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时,项目部采用了智能温控养护系统,在每节段塔柱内安装冷却水管并埋设测温元件,测温元件接入温控系统,系统可就近供水至爬模平台,并通过数据进行冷却水进出水量调节,进行全自动养护。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南岸主塔预计2026年1月底完成封顶。大桥建成后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优化国家和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助力湖北区域发展战略、推动荆州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卢艳、陈孝伍/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