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举办校园心理咨询专题培训

江汉风报道:为强化荆州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干预能力,助力校园短程心理咨询迈向规范化发展轨道,4月26日下午,荆州市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开展了“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统一方案(UP-A)技术在校园短程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专题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方式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市30所中小学的骨干心理教师踊跃参与。培训由荆州市心理学会副会长肖菁主持,荆州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OH卡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月武担任主讲嘉宾。

培训课程紧密围绕国际公认的UP-A(Unified Protocol for Adolescents)技术体系展开。针对校园心理咨询工作中,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常混合出现,且咨询时间有限等现实难题,张月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跨诊断治疗的核心理念与实际操作技术。他将UP-A技术形象地比喻为情绪问题的“万能钥匙”,指出该技术不拘泥于具体的诊断标签,而是聚焦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功能失调这一根本问题。

培训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理论讲解、技术演示、案例研讨三大核心模块。教师们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情绪觉察训练、标准化干预流程以及校本化调整策略。考虑到校园心理工作的独特性,课程着重强调了短程咨询的节奏把控,详细介绍了评估——干预——巩固三阶段的工作要点;同时,深入讲解了危机信号识别方法,包括PHQ-A量表的解读;还分享了家校协同的实用技巧,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家长沟通的“话术”模板。

为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培训特别设置了“校园情境下的角色扮演”环节。教师们跟随张月武分享的社交行为问题干预、考试焦虑应对等典型案例,亲身体验并演练了“侦探式提问”和“思维陷阱辨识”技术。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教师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大家一致认为,UP-A技术的模块化设计非常契合学校场景,既能快速发挥干预作用,又能避免给学生贴上负面标签,是一种理想的校园心理咨询方法。

荆州市心理学会副会长肖菁说:“本次培训成功地将国际前沿技术与本土校园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咨询时效短、问题复杂度高’的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值得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荆州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沈丹表示,为持续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学生对短程高效心理咨询的需求,专委会计划后续定期举办校园心理咨询技术系列课程培训活动,切实增强校园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防线。

(记者:潘路 通讯员:张月武/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潘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