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陈淑婷)当9月3日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当礼炮的轰鸣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当威武的受阅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踏过长安街,这场庄严的“九三阅兵”,早已超越了一场仪式本身。它是一堂镌刻在时光里的“现场历史课”,是一次直击人心的“行走思政课”,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带领我们重温那段浴血荣光的岁月,深刻诠释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时代重量,更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如何以历史为炬、守护和平、开创未来。
回首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那一面面染血的红旗、一个个倒下的身影,早已化作民族精神的丰碑。彼时的中国,无数先烈怀揣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侵略者的长城。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食棉絮、饮雪水仍坚守阵地,赵一曼面对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毅然跳崖……正是这些英雄儿女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为今日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根基。而今我们举行九三阅兵,就是要向这些长眠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就是要维护无数英灵用生命换来的珍贵和平,就是要赓续血与火中锻造的伟大抗战精神。历史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英雄不会因岁月尘封而被遗忘。
九三阅兵最动人的力量,在于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让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当战旗方队中,那些承载着抗战记忆的旗帜一一出现,每一面旗帜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当空中梯队的战机呼啸而过,留下绚丽的彩烟,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先烈们驾驶着简陋的战机,在枪林弹雨中守护领空的身影;当受阅官兵身着新式军装,眼神坚定、气势昂扬,与历史照片中身着破旧军装却同样坚毅的战士们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幕幕场景,不再是课本上黑白的文字与图片,而是真切可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精神脉络。它让青少年们深刻懂得:今日的岁月静好,从不是从天而降的馈赠,而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果实;和平的根基,必须用自强与实力来守护,只有国家强大、军队强盛,才能抵御外来风险,守护家园安宁。
铭记历史,更要传承精神。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召唤,它以最生动的方式,将“爱国”二字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当国歌奏响,全场肃立,亿万国人在屏幕前共同唱响那熟悉的旋律时,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在心中升腾;当看到新一代军人展现出的过硬素质与昂扬风貌,看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时,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深刻内涵。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传承先烈精神,或许不必像先烈们那样直面枪林弹雨,但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学业中刻苦钻研,在生活中坚守正义,这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
历史的回响,是为了指引未来的方向;对先烈的缅怀,是为了凝聚前行的力量。盛大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力量与自信!它所承载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以历史为鉴,以先烈为榜样,把爱国情怀化作奋进的动力,用吾辈之自强,护山河之无恙,让民族复兴的伟业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