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号
荆江评论:荆楚大地烽火燃遍 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罗星航)硝烟虽远去,号角仍回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锦绣山河,幸福安康。荆楚大地,山高水长。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第四批3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湖北省京山市的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在列。8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96岁的周韶华、95岁的胡子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并向他们发放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尊崇英雄、学习英雄。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充分挖掘湖北红色资源,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更加过硬的能力素质作风,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红色沃土,波澜壮阔。荆山楚水,遍地英雄。湖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惊天动地、名垂千古的壮丽史诗。七七事变后的1937年9月,董必武由延安赴武汉筹建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恢复和发展了湖北地方党组织。南京沦陷前,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战时首都,同时也是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所在地。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正式成立。1938年7月7日,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捐款捐物,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共募集到100余万法币。新四军第五师和根据地人民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予西进日军以重创。从1938年至1945年,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湖北境内正面战场有6次规模较大的会战、战役,加上新四军第五师各次战斗,共毙伤日军约15万人。无数英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抗战中英勇牺牲,铸就了精神永存的浩瀚正气和历史丰碑。

甘洒热血,坚强不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湖北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深厚的文化基因,留下辛勤劳作的果实,不容侵略者任意践踏、掠夺盗抢。湖北的每一寸土地,到处是打击敌人的战场,人人是英勇抗战的先锋。22岁的空军飞行员陈怀民率先击落一架敌机,在身中数弹、战机受损的情况下,驾驶着战机猛烈撞向敌机,与敌同归于尽。

不忘英雄,学习英雄。传承抗战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不忘屈辱历史,牢记奋斗历程,弘扬抗战精神,续写精彩华章。

以史为鉴,传承抗战精神。8月26日,“砥柱中原——湖北抗战文物主题联展”在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开幕。周恩来在敌占区从事隐蔽战线斗争时用过的皮夹,董必武的公文包,“誓雪国耻”木匾,保卫大武汉场景,侏儒山战役之胡家台战斗场景,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栩栩如生、恍如昨日。展览通过300张历史照片、80余件(套)文物,以物证史,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湖北是中原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8月25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基本陈列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展览分为“共赴国难”“中流砥柱”“大江洪波”“敌后抗战”四个部分,生动阐释“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的深刻内涵。荆州市融媒体中心特别开设“寻访抗战英雄地”专栏,深入挖掘荆州地区的抗战遗迹和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展现荆州儿女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不忘抗战英烈,铭记历史功勋。英雄们的顽强战斗作风、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惊天地、泣鬼神。激励人们发扬抗战精神,坚定奋斗意志。牢记历史使命,赓续革命传统,谱写湖北发展的崭新篇章。

经历过战争的血雨腥风,倍感和平时代的弥足珍贵。今日之中国,花开四季,风和日丽。小桥流水,诗情画意。今日之湖北,苍翠葱郁,热辣滚烫。高山流水,琴瑟合鸣。英雄的湖北人民筚路蓝缕,勇毅前行。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运河上的鄂湘赣”“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链上的中三角”“产业链上的都市圈”蓝图绘就。“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龙虾欢腾,江豚逐浪,风和景明,一片生机。

英雄远去,山河哭泣。抗战胜利,英名永存。“这盛世,如您所愿”。回望悲壮的过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眺望曲折的道路,任何风浪都阻挡不了前行的步伐。新时代新征程,14亿多中国人民意气风发,阔步行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