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李若彤)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并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指明了方向。
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席卷荆楚大地。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中,荆州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二十七年过去,这一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当前,荆州正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在此关键时期,深挖抗洪精神时代价值,将其内化为干部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抗洪精神为指引,筑牢干部思想根基。抗洪精神的核心在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种精神体现了在危难时刻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干部素质提升年”的首要任务,是筑牢思想根基。广大干部应以抗洪精神为指引,深刻领会其内涵,将其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思想根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凭抗洪精神为动力,锤炼干部担当能力。抗洪精神的精髓在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这种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坚韧与勇气。广大干部应以抗洪精神为动力,主动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磨砺自己。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还是服务群众最前沿,都需要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劲头,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实践中锤炼出过硬的本领,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荆州的发展挺膺担当。
用抗洪精神为标杆,提升干部为民情怀。抗洪精神的落脚点在于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广大干部应以抗洪精神为标杆,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抗洪抢险中,无数干部群众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广大干部在新时代需要传承和弘扬的。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伟大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路。弘扬抗洪精神,是荆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广大干部要自觉做抗洪精神的忠实传承者、模范践行者和积极弘扬者,让精神丰碑转化为奋进动能。以“万众一心”的团结凝聚发展合力,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攻克艰难险阻,以“敢于胜利”的信心开创美好未来,在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的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