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人中毒!武汉疾控提醒:别吃 2023-06-15 09:32 湖北发布 0 6月14日 武汉疾控发布提醒随着梅雨季来临各种野生蘑菇旺盛地生长起来误采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医院已接诊了多起由误食毒蘑菇引发的中毒病例多数病例有常年采蘑菇食用的经验吃完毒蘑菇当晚住进医院 小小蘑菇真有这么可怕?根据《毒蘑菇中毒与识别防治》,在我国,可以食用的蘑菇有936种,毒蘑菇就有435种,毒蘑菇中毒死亡率高,其生存期相比癌症、肿瘤这些疾病更短。远离毒蘑菇有“两个金标准”第一金标准: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要吃!第二金标准: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注意!这些蘑菇别碰↓↓↓(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关于毒蘑菇还有这些小知识需要了解↓↓↓毒蘑菇中毒类型 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后潜伏期短,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型潜伏期1~6小时。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死亡率低。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发病时除肠胃炎症状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引起急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肝脏损害型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等6个时期。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呼吸与循环衰竭型潜伏期约为20分钟~1小时。主要表现为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约为1~2天。主要表现为日光照射处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样疼痛。毒蘑菇中毒后如何处理?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蘑菇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防止窒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保留剩余的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路边的蘑菇 别采,别吃!
请输入验证码